醫(yī)院新聞
護士匠心獨運 讓病人尿量統(tǒng)計精準化
點擊次數(shù): 879 信息來源: 作者:陳曼婷 翁海萍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17/4/27
近日,我院ICU護理人員匠心獨運,創(chuàng)新尿量計算法,讓危重病人尿量統(tǒng)計精準化。
78歲的姚大爺,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出現(xiàn)感染性休克,住進我院ICU。治療過程中,每天需持續(xù)膀胱沖洗,密切關注尿量變化。
據(jù)了解,持續(xù)膀胱沖洗是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必要的治療手段。與此同時,在這項治療過程中,護理人員須嚴密觀察尿量,它是反映休克病人腎臟功能的關鍵性指標。
護理人員采用開放式輸液吊瓶進行持續(xù)沖洗,每小時沖入沖洗液2000-3000毫升,沖出來的液體集中在一個大的容量器集中計量,減去沖入的液體量即為患者的尿量。如此以來,第一天尿量竟有6000毫升,而正常成人24小時尿量為1000~2000毫升。
老人感染性休克合并腎功能衰竭,6000毫升的尿量與患者病情完全不相符。
什么原因?大家集體討論分析原因,認真進行驗證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:每袋1000毫升的沖洗液與實際量不一致,存在100毫升左右的誤差;用于裝排出液的量筒刻度也不標準,每3000毫升的液體會多出近300毫升。
什么辦法能解決?大家再一次頭腦風暴。最后一致認為:將開放式膀胱沖洗改成密閉式沖洗,沖入量和沖出量均稱重,用醫(yī)用稱泵可以精確到0.1克,將誤差減少到最小。
通過這種方法發(fā)現(xiàn),患者24小時尿量只有200毫升,與病人臨床表現(xiàn)相符。再次表明,患者腎功能衰竭嚴重,須趕快采取措施。
醫(yī)護人員立即給病人進行腎臟功能代替治療。經過幾天的積極治療與精心護理,目前患者病情明顯好轉,腎功能指標改善。
ICU主任鄭孝敬表示,尿量是臨床上判斷感染性休克是否糾正、擴容是否充足及腎功能狀況的重要依據(jù),所以臨床護士精確記錄病人尿量對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ICU護士長胡春霞介紹,該患者采用密閉式沖洗方法,可有效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,每一袋沖入、沖出的液體都要進行稱重,護理工作量加大,但對病人來說是救命之舉。為病人服務,工匠精神不可或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