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院新聞
妙手巧施“內倒轉術” 幫助“迷路”胎兒“轉正”
點擊次數(shù): 1312 信息來源: 作者:蔣晶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16/10/10從不重視產檢,沒有任何生產經驗,產婦在距預產期還有11周時腹痛,緊急就醫(yī)才知即將臨盆,還是橫位胎兒,不僅胎兒有窒息危險,產婦也可能子宮破裂出血危及生命。幸虧得到我院及時救治,最終平安產子。
21歲的孕婦曹女士,懷孕7個多月,沒有生產經驗,整個孕期未做過產檢。突然感覺腹部隱隱作痛,忍到第二天才匆匆來到我院檢查。醫(yī)生檢查發(fā)現(xiàn)曹女士宮口已開6公分,胎兒29周大小還是橫位。
據(jù)了解,胎兒橫位在產科是比較麻煩的一種難產,不僅胎兒易骨折、窒息、臍帶脫垂等危險,產婦也容易因為梗阻性難產,發(fā)生子宮破裂大出血,危及生命。大多數(shù)這種情況,醫(yī)生會因為助產技術欠缺,建議病人剖宮產,但是如果曹女士剖宮產,胎兒早產不一定能夠存活,況且剖宮產會帶來一系列并發(fā)癥。
產科主任許敏果斷做出決定,麻醉、兒科醫(yī)生到位,待宮口開全后做倒轉術。許主任為她做人工破膜內倒轉術,右手經陰道緊握胎足,左手配合在腹部推動胎頭,成功逆時針旋轉了90度,將橫位轉為臀位,后經陰道順利牽引產下一2.4斤男嬰,整個手術幾乎無出血,僅用了2分鐘,當時嬰兒因早產已被送至兒科監(jiān)護治療。
許敏主任介紹,正常的胎兒應與子宮縱軸平行,可分為頭位、臀位;而橫位胎兒會橫臥于子宮內,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垂直,這是一種較為危險的胎位,難產可能性非常大,約占分娩總數(shù)的0.25%。橫位胎兒常見于腹壁松弛的孕婦和經產婦,具體原因有子宮發(fā)育不良、子宮畸形、骨盆狹小、盆腔腫瘤、胎兒畸形、臍帶異常、羊水過多等。
許敏主任指出,曹女士胎位不正,又忽略產檢,這種情況非常危險。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,高齡產婦及疤痕子宮產婦等高危產婦增多,有許多產婦根據(jù)頭胎的經驗,更加容易忽視產檢。因此她提醒,產婦一定要重視并定期產檢,一般胎位是可以通過孕檢指標判定或預測的,而前期完全可以通過醫(yī)生的專業(yè)指導糾正胎位,確保母嬰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