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首頁 > 醫(yī)院新聞 > 小小塑料勺差點成了“意外殺手”
醫(yī)院新聞
小小塑料勺差點成了“意外殺手”
應(yīng)對兒童氣道異物,家長要學(xué)會海姆利克氏急救法
點擊次數(shù): 805 信息來源:兒科 作者:林雪云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18/1/29“卡住了,卡住了!”1月26日下午的兒科病房里,一位小患者媽媽抱著孩子急匆匆跑向護士站。兒科護士長江斐和護士陳海芬連忙接過孩子,原來是孩子咬碎了塑料勺子,將碎片吞了下去!
幸好,孩子暫時臉色正常,陳海芬立即將孩子趴在自己腿上,用手掌不停拍打孩子背部。2分鐘后,小碎片終于被吐了出來。
一旁的孩子媽媽這才松了口氣,她心有余悸地說:“當(dāng)時我們叫了外賣吃,寶寶才1歲多就在一旁拿著勺子玩玩。沒想到他竟然會咬碎吞下去,我也扣不出來,幸好有你們在?!?/span>
據(jù)了解,在日常生活中,氣道異物是孩子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,尤其是3歲以下的兒童。輕者出現(xiàn)咳嗽、氣喘,重者會立即引起呼吸困難,甚至窒息死亡。
這次意外,護士們采取的就是兒童氣道異物常用的海姆利克氏急救法。如果是1歲以下的孩子,應(yīng)將孩子倒拎,趴在救護人膝蓋上。拍打其背部通過氣流沖擊孩子可將異物吐出。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,可以將孩子抱于胸前,一手握拳,另一首捂按在拳頭之上,雙手在胸口下方用力向上擠壓,直至異物吐出。當(dāng)然,如以上方法實施完畢后依然無效,還是需要立即就醫(yī)。
江斐也介紹道,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,現(xiàn)在家長們往往會避免幼兒接觸瓜子、花生等堅果類。其實外賣所用的塑料餐具往往質(zhì)量一般,幼兒也容易咬碎發(fā)生意外,家長們也要格外注意。